父爱无声,让爱发声
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养不教, 父之过”的观点。可见, 在中国古代, 父亲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儿童的责任。父亲参与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影响极为深远。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和天下的爸爸们好像是一样的,总是沉默寡言,总是不表达爱,可是我总能从他的行动里,从妈妈的口中知道,他很爱很爱我…他从来不跟我谈心事,可是从妈妈那里得知我的少女心事的第二天,他好像又会更爱我一点。
还记得妈妈说,以前爸爸是个潇洒的帅哥,可是自从知道妈妈怀上我了以后,他就开始为我戒烟,为我和妈妈工作和家两地跑…
大学暑假在家,我在房间里看书,爸爸在给我热牛奶。我在房间喊了一句“爸爸你能不能帮我拿进来”…妈妈半调侃地说“拿进来对你爸来说有啥,你要星星他也给你摘。”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下子眼眶就红了,之前从来没有如此直白地感受过他的爱意,原来他是这样深爱着我…
写到这里的时候,想起来今天正好是爸爸的生日,赶紧停下笔去打电话。我跟他说“爸爸,生日快乐”,他说“你什么时候回家呀”,他不会直接跟我说,我想你了,可是他的一字一句都在告诉我,我想你了…”
---编者
其实我想说,爸爸,你也可以像我总是和你说我爱你一样,告诉我,你也深爱着我。
研究发现:父亲投入对儿童发展的不同方面有影响,如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性别角色、道德发展、学业成绩、智力发展水平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认为, 每一个个体的人格都具有内外倾的向度。有别于母亲的敏感细腻, 父亲和儿童之间的相处模式显得粗犷、不拘小节。如果说母亲的敏感、细腻满足了儿童对神秘内在世界的感受, 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内倾人格, 那么父亲的粗犷、不拘小节则把 儿童带到不一样的多彩的外部世界, 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外倾人格。 在人生的早期能够得到父亲的照料,能够对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父亲的养育方式可以唤起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儿童在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 陌生情境会激发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勇气, 挫折体验会增强他们的意志,困难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成功经验会增强他们的成就动机和自信心。在感受外部世界的过程中, 儿童的人格不断得到发展。
我们的一生都在与父亲同行,他可能总是沉默寡言,但永远都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他可能不常说“爱”,却一举一动都饱含关怀,他用他的肩膀为我们撑起头顶的一片天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少与父亲交谈,对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似乎也总是稍显含蓄,父亲的形象却一直在心中,父爱无声却一直在。
本周日将迎来父亲节,父爱无声,让爱发声。如果你也有那些不曾说出口的爱意,有一些羞于当面对父亲说的话;告诉你的超人爸爸你多爱他;想和我们分享那些你们的美好回忆。
音乐可以用来讲故事,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从音乐角度来说,音乐能够表达和诱发情绪,从音乐聆听者角度来说,音乐能够知觉和体验到音乐表达和诱发情绪。音乐表达的情绪与聆听者知觉到的情绪相对应;音乐诱发的情绪与聆听者体验到的情绪相对应。音乐情绪体验可以唤起音乐聆听者的某一情绪。
在音乐治疗中,音乐回忆的目的在于引发音乐所伴随的情感和回忆,几乎每个人在其人生重要生活经历中都会伴随着特定的音乐回忆。在聆听这些音乐时,丰富的生活经历往往会浮现在脑海中,并出现相关的情绪反应。
我们时常由治疗师或是来访者选择音乐,进行歌曲聆听分享、歌曲讨论、歌曲演唱、歌曲填词等音乐创作,引发来访者的语言和情感交流。治疗师根据选择的歌曲确定讨论的主题和方向,来访者所选择的音乐透露出了其想法和情感状态,这些都是引发和促进语言交流的契机,歌曲讨论可以引导来访者简单的谈论对歌曲的欣赏体验,也可以在认知层次中干预使用,通过对音乐体验的讨论来发掘治疗对象的潜意识情感矛盾。通过歌曲演唱后进行歌曲填词,唱出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