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佳:中医食疗学有何特点和优势——天人相应,因地制宜!
中医饮食营养学传承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不但体现出“食而有道”,而且显示出很多独特的调养方法和饮食习惯:
一、饮食营养重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现象是息息相关的,称之为“天人相应”。
自然界有四时变化,人的生命活动需要顺应四时。故在食物选择上要适应四季气候之变化而有所不同,称之为“因时制宜”。如春季:省酸增甘、清补养肝;夏季:清热消暑、健脾利湿;秋季:清热润燥、滋阴润肺;冬季:保阳潜阴、滋养五脏。
此外,还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等。
二、饮食营养遵循辨证施膳的摄取原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的法则,中医饮食营养的调养,也遵循这一原则而采用辨证施食方法。
(1)先辨证侯。根据各人脏腑、气血、阴阳各方面证侯或体质表现进行“辨证”。按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轻或重,分别进行归类。
(2)再施膳食。根据辨证分类的结果,以脏腑为中心,分别施用相应的食物进行调治,或补、或泻、或调,以期达到阴阳平衡。如对体质虚弱,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生理机能减退的“虚证“之人,用滋补性的食物补养其不足;
对那些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出现急、重、热等病理亢进的“实证”之人,用具有干预、消减、祛湿、清热、解毒特性之食物去其有余;对尚属正常体质的人,可根据平素可能出现的阴阳偏势进行动态性调整,使之趋向平衡。
三、“全面、平衡、食节”的营养观
全面搭配——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谷肉果菜,食尽养之”和《素问·藏器法时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尽养之”和“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传统,是在素食的基础上,倡导荤素搭配,全面膳食的营养观。
平衡——在历代的食养和食疗中,无不按照阴阳理论而摄食,讲究阴阳平衡。注重合理搭配。有谓“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类似今天所指的营养均衡的概念。要求摄食中无偏寒、偏热、不偏咸、偏甜,烹调中通过材料之搭配而达到阴阳互补,五味调和,食物结构中主张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生熟搭配、干湿搭配。在进食中遵循不偏食,不厚味、不过食、不清素和废食、辟谷绝食等,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
食节——即“饮食有节”,古人又称为“量腹”,可比拟现代所指的“适量”。提倡不偏食、不暴食暴饮,食量有限度。而大饥大饱、嗜食肥厚,则为“过用”,而有“生病起于过用”之说。
四、食物的选择有“因异制宜”的区别
“因异制宜”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统称。这是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又一特点。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时间、所处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体质,对食物的接受、吸收、反应会有所不同,故在食物的选择上应有所分别。
因时:如夏天宜去湿,秋天宜清润,冬天寒冷宜温养。
因地:北方气候多寒凉,可多食温补;南方温暖而潮湿,宜多清热去湿。
因人:水果蔬菜多属寒凉,但虚寒体质之人食后会见腹泻、头晕。身体虚弱之人,有因进补后反觉烦躁、失眠,此为“虚不受补”。
五、药食结合,借力助威
中医在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药食同源,药食同理,药食同用”等理论已历千百年实践所证实。在食物烹调中,根据需要选用一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可起到药借食力、食助药威,相辅相成的作用。成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又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