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彪:综合疗法治愈颅骨骨折后遗症经验
一、何谓综合疗法
综合疗法就是采用能加强疗效的、有协调作用的、有针对性的各种诊断和治疗的综合康复方法。这种疗法能达到良好疗效而深受患者喜爱,其中包括中药的辨证论治、内服调理;外用熏洗、敷烫;针灸、推拿、理疗、机体康复作业的综合运用等。
康复是本馆重点发展的科目,在年轻医生的通力协作下,综合疗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体现在颈肩腰腿痛、骨筋损伤、神经损伤等病患的治疗。
二、典型医案分析
综合疗法手段,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学科中的“中枢性促通技术”有着十分相似的康复理念,和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兹介绍一典型病例如下:
姓名:陈某,性别:女,年龄:53岁
(一)一诊
1.病因:患者四个月前,因乘坐改装的简易电动三轮车,行驶中发生意外,从车上后仰坠落撞地,导致颅骨两处凹陷性骨折,送院抢救后脱险。经医院前后两次颅脑手术,留下半身不遂后遗症。
2.刻症:不能行走,不能端坐,家人推轮椅其身体向右倾斜,靠在轮椅右侧,神情木讷,语言不利,偶有烦躁不安,胃纳一般。家属代言,患者经常用健侧左手拍打头部左侧,含糊表达偏头痛,并伴恶心、呕吐,时有发作。
3.查体:患者右半身不遂,右上肢无力,手掌拇指内收呈手腕僵硬状,肩、肘关节不能屈伸上举,右下肢无力,脚掌向内、踝关节呈挛缩硬瘫。舌边有瘀点,舌暗滞、苔腻,脉弦涩。
4.治则:镇逆消瘀、通络
5.方药:石斛、赤芍、菊花、白芍、
蒺藜(打)、决明子(打)、丹参、牛膝、
僵蚕、女贞子、牡蛎、珍珠母
四剂,水煎服,日一剂。
6.针灸(含电针)
主穴:太阳、率谷、百会、侠溪、凤池
配穴:四神聪、肾俞、大椎、肩井、内关,每隔一次,则采用华佗夹脊一次。
其中针刺百会时针尖刺向病区,侠溪、肩井、中渚用补法或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每周进行三次治疗。
7.理疗:选择中频治疗机,两电极采用并置法,一电极置于颈部C3/C4、C5/C6竖放,另一电极放在风池穴上,治疗时间15-20分钟。
8.推拿按摩:多沿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走向采用推、揉、按法,拿法多用于颈椎两侧,用掌根部和小鱼际肌综合㨰法进行。继而,术者双手掌托其后脑勺,食指中指并拢点揉双侧风池穴。
9.按:明代《赵氏医贯》曰:“跌扑闪胁,重伤瘀蓄者,不内外因也。”病机关键全在脑络瘀阻。首个疗程,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法,首先解决患者因头部着地,颅骨骨折引起的功能失调病状,二次颅脑手术后出现的一些颅部挫伤和类似脑震荡症状。该患者偏头痛与典型偏头痛不同,其眩晕和呕吐常伴头痛而不是在头痛之前发生。
(二)二诊
病者经首疗程,按镇逆消瘀通络治疗后,经综合治疗,症状稍减,偏头痛减轻,恶心、呕吐亦少见。
以下疗程集中诊治其半身不遂等神经受损后遗症。(以后疗程均按下列治疗方法进行):
1.中药针对其舌象、脉象及病情进展,证属瘀血阻滞,损伤脑络。
方药多以桃红四物汤加黄芪,玉竹为主。或血府逐瘀汤去柴胡、桔梗,加地龙、黄芪、丹参为主。尚需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辨证论治,但无论方药如何变化,均要求内服和药渣熨敷腰背,发挥热疗作用。
2.针灸(含电针)
主穴:百会、肾俞、肩髃、环跳、足三里、手三里、髀关、四神聪
配穴:阳陵泉、十七椎、风池、风府、合谷、曲池、腰阳关、阳辅
配穴通经,意在接气,在治疗半身不遂的很多患者中,针刺胆经的阳辅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针刺时患者硬瘫部位多结合泻法使用,其余则多用平补平泻。
3.推拿:能起到调节神经的作用,有针对性的手法按摩瘫痪肢体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而且因病人而异,手法补泻有别。如轻柔缓慢而有节律的手法,对神经系统有镇静和抑制作用,而急重手法则对神经系统起到兴奋作用。
在处理该患者踝关节呈阵挛性硬瘫的手法上,多采用被动屈曲其髋、膝、踝施以向心推力,使患肢产生节律性振颤抗力(术者一手握住平躺的患者下肢脚掌心,另一手扶持大腿前部,双手同时推前)通过患肢反作用力,可加强血液循环,改善硬瘫有较明显的作用。
另外,尚需使用热疗或熏洗,令患者主动、被动运动能更好地进行,避免二次损伤。
4.理疗:采用超短波和中频治疗机再结合红外线(操作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排除禁忌症的情况),充分发挥其消炎镇痛、改善微循环机能、调整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作用,实践证明对于偏瘫病患的膝关节和踝关节痉挛性硬瘫作用很好。透热手法的正确使用,除解痉止痛之外,还可以增大关节活动范围,有利于肢体活动的康复训练。
(三)结论
通过4个多疗程以上的综合治疗,患者明显康复,生活可基本自理,能自己洗浴、刷牙、吃饭、饮水,能接近正常地慢步行走,能端坐,有了一定的表达言语,患肢恢复。最后一次来诊,已能自行手扶楼梯扶手走上二楼诊室就诊。